合肥城隍庙 [安徽]

12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109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合肥城隍庙
合肥城隍庙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合肥城隍庙原名“庐州府城隍庙”,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(1051 年),是为纪念首任庐州府知府孙觉而建。孙觉在任期间颇有政绩,比如在合肥遭遇旱灾与蝗灾时,提出捕蝗易米之计,帮助百姓消除了灾荒。后来,合肥百姓集资建立城隍庙,并把孙觉立为城隍供奉,他也成为合肥首任城隍。
    • 清咸丰四年(1854 年),城隍庙毁于太平军攻打合肥的战火。同治十年(1871 年),地方官筹款重建,后因经费缺乏中途停工,光绪五年(1879 年),由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出面募捐续建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合肥城隍庙属于皖江古典园林、徽州古建筑风格,整个庙宇结构严谨,布局合理。大庙前有旗杆矗立,前方左右两侧有钟楼、鼓楼、牌坊与之对应,山门口有石狮相对。
    • 内部有山门、戏楼、大殿、娘娘殿、财神殿、甲子殿等建筑。其中戏楼雕栏画栋,精美华丽,相传是李鸿章按照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修建 810
    • 寺庙有大小门房 59 间,代表古代宣扬孝道的“二十四孝”,大殿前有香炉 1 座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建筑风格特色 :融合了皖江古典园林和徽州古建筑的风格,马头墙错落有致、木格花窗镂空精致、砖雕门罩细腻,内天井也是徽州园林式做法,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地域文化特色。
    • 文化特色 :它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承载地,也是合肥历史文化的见证者。从北宋开始,城隍庙就与合肥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,承载着合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。其独特的“城隍文化”反映了古代合肥人民对城市守护神的信仰和崇敬,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,是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。合肥城隍庙在合肥地区的宗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合肥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。在过去,每逢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等重要节日,合肥的官员和百姓都会前来拈香、礼拜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每年春节及一些重大节日,城隍庙会举办民俗文化庙会,有黄梅戏、徽剧等精彩演出以及丰富的非遗文化展演。
    • 在过去,戏楼上会有连台《目连救母》等酬神戏演出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20 世纪 50 年代,城隍庙遭到严重破坏,仅存山门、戏楼、大殿、娘娘殿等建筑。1980 – 1982 年,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主持修复了城隍庙 16。1985 年 7 月 12 日,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后来又经过多次改造和修缮,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,也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开发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目前没有系统的、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对合肥城隍庙的专门评价记载,但合肥城隍庙作为合肥的重要历史文化地标,承载着合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,对研究合肥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,其在合肥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忽视。并且作为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群,也受到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